皇上的姐姐怎么称呼
皇上的姐姐一般被称呼为长公主,长公主作为皇帝的姐妹,出身皇室正统,血脉高贵,天然拥有高于一般宗室女性的地位。她们自幼生长在宫廷之中,享受着优渥的生活条件以及众人的尊崇侍奉,在诸多皇室成员排序里处于前列位置。
在礼仪方面,长公主享有诸多特殊待遇。出行时往往有着符合其身份规格的仪仗,所乘坐的车辇、服饰穿戴等皆有严格且高级的制式规定,旁人见到需行相应的参拜之礼,朝堂上下、宫廷内外都会以恭敬的态度对待她们,以此体现皇家威严和长公主的不凡地位。
西汉时期,皇帝的姐姐的地位是十分崇高的,比如汉景帝的姐姐就被称呼为长公主,汉武帝继位后,她又被称呼为太长公主。汉代公主有封印,都是由皇帝赐给的上等的豪华宅邸,有的还拥有大片的园林。
皇帝还允许他们在自家的府里设置官吏,称之为家吏、家臣等等。皇帝对公主赏赐丰厚,他们当中许多人都拥有大量的土地,财富富奢的程度堪比王侯。
历朝历代,公主一称也有很多的变化。隋唐时期,宫中的等级划分更加的明确,皇帝的姐姐、先皇的姐妹以及皇帝的女儿而被称为公主。而皇太子和诸王的女儿则不得以公主自称。太子之女为郡主,诸王之女为县主。
宋朝这一制度就推翻了公主的叫法,用帝姬、宗姬称呼皇室女儿,明朝又改回了隋唐的救治。等到清军入关前,皇帝的女儿都叫做格格。
在古代封建王朝的皇室称谓体系中,皇帝的姐妹会获封长公主这一称号,以彰显其尊贵的身份和特殊的皇室地位。不过不同朝代在具体细节和相关规制上可能会略有差异,比如有的朝代对于长公主的册封还会综合考虑多种因素,像是否嫡出、对皇室的贡献等情况,但总体而言长公主是比较常见的对皇帝姐姐的称呼方式。
有限参与朝政
有的长公主能够凭借与皇帝的亲近关系以及自身的聪慧、影响力等,在一定程度上对朝政施加影响。
例如西汉的馆陶长公主刘嫖,她在汉武帝刘彻登基一事上就起到了关键作用,她先是想把女儿阿娇许配给当时的太子刘荣遭拒,后与王夫人联手促成刘彻与阿娇的婚事,并助力刘彻登上皇位,由此可见其在政治舞台上的能量。
不过这种参与往往要在不违背皇帝意愿、不威胁皇权统治的大框架内,毕竟古代是皇权至上的封建体制。